近期要聞丨2020年10月
日期:2020-11-03 16:44:39來源:國土資源部廣州質檢中心閱讀:403次作者:未知
━━ ━━
2020廣州番禺珠寶節:線下銷售額近千萬元,合作意向金額約1.13億元
11月2日,為期5天的2020番禺國際珠寶節正式落下帷幕,據介紹,本屆珠寶節線下各場館共接待約43萬人次,實現銷售額近千萬元,電商及工廠對接合作意向金額約1.13億元。
本屆珠寶節線上舉行了直播間網紅帶貨、珠寶營銷優惠折扣帶貨活動(B2C)、珠寶鉆石出廣州(B2B)、美輪美奐自番禺(B2C)等多種形式活動。珠寶節期間,共舉辦8場專題國際經貿交流活動、2場設計大賽及頒獎典禮,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行業精英參與,吸引了海內外近萬人次在線觀看。
當下,番禺珠寶整個產業鏈涵蓋珠寶加工、原創設計、配套服務等領域。行業相關人士表示,廣州要整合時尚產業,除了箱包、服飾,珠寶也是其中的重要板塊,同時,廣州打造直播之都、全球定制之都,這也和珠寶產業密切相關。
廣州市番禺區珠寶廠商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番禺還處于電商珠寶1.0時代,大家傾向于購買便宜易銷的珠寶,但是隨著中國內地消費內循環加強,網銷模式的普及和成熟,消費者會更注重珠寶的品質、個性、工藝,將迎來珠寶2.0時代。
據廣州市番禺區珠寶廠商會會長吳威介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珠寶產業進出口方面受到沖擊,番禺珠寶產業思考用新的技術和理念創造珠寶產業的價值,未來計劃把番禺打造為珠寶首飾供應鏈基地和珠寶定制之都。
為推動番禺珠寶產業轉型升級,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制定相關系列政策,創建適宜行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成立多家珠寶首飾檢測機構,加強行業行風監管;培養一批珠寶產品品牌群。

━━ ━━
前三季度我國黃金產量262.93噸,黃金消費量548.09噸,同比分別下降4.51%和28.66%
據中國黃金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國內原料黃金產量為262.93噸,與2019年同期相比減產12.42噸,同比下降4.51%。其中,黃金礦產金完成219.49噸,有色副產金完成43.44噸。另外,前三季度進口原料產金74.58噸,同比下降4.17%,若加上這部分進口原料產金,全國共生產黃金337.51噸,同比下降4.44%。
2020年前三季度,礦產金產量排名前五的?。▍^)為山東、河南、云南、內蒙古和陜西,礦產金產量合計87.68噸,占全國比重達39.95%。雖然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影響了國內黃金礦山的正常生產,但隨著疫情在全國范圍內得以有效控制,以及復產、復工的順利進行,三季度國內黃金產量繼續恢復,環比增長6.21%。
2020年前三季度,重點黃金企業(集團)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資源和產能不斷提升,有效化解了新冠肺炎疫情產生的影響,保持了良好地發展勢頭。中國黃金、山東黃金、紫金礦業、山東招金等大型黃金企業(集團)實現礦產金產量108.03噸,占全國比重達49.2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約兩個百分點。前三季度,重點黃金企業(集團)抓住機遇,加快資源優勢向效益優勢轉變,銷售收入和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多個企業創造了歷史最佳成績。
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黃金實際消費量548.09噸,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28.66%。其中:黃金首飾343.08噸,同比下降34.43%;金條及金幣142.52噸,同比下降14.07%;工業及其他用金62.49噸,同比下降21.11%。隨著國內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以及婚慶市場的快速復蘇,黃金消費明顯回暖,三季度黃金消費量實現環比增長28.71%。黃金首飾加工零售企業抓住金價上漲及消費復蘇機遇,加緊研發輕量化、高附加值產品,黃金首飾消費量降幅已大幅收窄。金價的大幅波動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引發了投資者對黃金的關注,三季度金條金幣銷量環比增長66.73%。
2020年前三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經濟形勢惡化、原油價格暴跌及各國貨幣寬松政策的情形下,黃金價格整體呈上漲之勢,國際國內黃金價格紛紛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國際黃金價格自年初1517.18美元/盎司開盤,8月7日達到最高的2074.71美元/盎司,9月末收于1885.76美元/盎司,前三季度平均價格為1735.44美元/盎司,比2019年同期增長27.27%。上海黃金交易所Au9999黃金以341.95元/克開盤,8月7日達到最高的449.00元/克,9月末收于403.00元/克,前三季度平均價格為386.16元/克,比2019年同期增長27.99%。
2020年前三季度,上海黃金交易所全部黃金品種累計成交量雙邊4.95萬噸(單邊2.47萬噸),同比下降9.87%,成交額雙邊18.94萬億元(單邊9.47萬億元),同比增長12.00%;上海期貨交易所全部黃金品種累計成交量雙邊8.28萬噸(單邊4.14萬噸),同比增長16.96%,成交額雙邊31.46萬億元(單邊15.73萬億元),同比增長38.88%。國內黃金ETF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黃金ETF產品已增至11支,截至9月末,國內黃金ETF持倉量約69.5噸,較年初增長約55%。黃金避險和抵御通貨膨脹功能繼續受追捧,黃金交易量和黃金ETF持倉規模繼續提升。

━━ ━━
珠寶玉石保稅監管改革試點在深圳羅湖啟動
10月21日,深圳羅湖“雙周發布”舉行珠寶玉石保稅監管改革專場。會上,深圳海關與羅湖區政府共同啟動珠寶玉石保稅監管改革試點,并正式推出珠寶玉石保稅服務(貿易)平臺。海關總署企業管理和稽查司司長胡東升、深圳市副市長艾學峰、深圳海關關長陳小穎、深圳海關副關長涂琳、羅湖區委書記羅育德、羅湖區區長劉智勇出席發布會。
據了解,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水貝黃金珠寶產業從無到有,目前擁有9000多家商事主體,年銷售額超過1200億元,約占全國珠寶批發份額的50%,形成了“世界珠寶看中國、中國珠寶看深圳、深圳珠寶看水貝”的規模效應、集聚效應和品牌效應。
為解決深圳珠寶行業進口原材料及產品展示交易平臺缺失、采購成本高、看貨難、產銷分離及相關配套服務不足等痛點、難點問題,深圳海關與羅湖區政府共同開展珠寶玉石保稅監管改革試點,運用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技術開展網上監管和智慧監管,進一步為產業發展松綁減負。
涂琳在會上發言說,珠寶玉石保稅監管改革試點是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深圳海關和羅湖區共同謀劃,共同推進實施的改革項目,是深圳海關與政府市場主體深度合作的又一范例,也是解決傳統監管模式痛點,促進深圳市珠寶玉石產業聚集發展,進一步形成虹吸效應的創新之舉。
劉智勇表示,這一改革是深圳海關又一重大監管創新和惠企舉措,必將助推羅湖珠寶產業在新起點上實現跨越發展。羅湖將全力支持保稅服務平臺建設,發力珠寶原材料交易市場,努力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在研發設計、品牌戰略、高端制造、國際拓展、環境營造等各個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努力把水貝打造成為年產值2000億元的黃金珠寶產業集聚地。
本次改革試點,重點在于建設珠寶行業發展“一平臺、五中心”?!耙黄脚_”即建設一個集保稅物流、保稅加工及保稅服務為一體的綜合型產業服務平臺,由特力集團和羅湖投控聯合投資一億元成立深圳珠寶產業服務有限公司運營保稅服務平臺,將保稅政策疊加組合,為珠寶玉石全產業鏈提供“保稅+”賦能。
“五中心”,以保稅服務平臺為統領,打造保稅商品會展中心、保稅商品鑒定中心、保稅研發設計中心、保稅加工制造中心、保稅金融服務中心“五中心”?!拔逯行摹奔茸猿审w系,集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又互聯互通,鏈接產業鏈。
特發集團董事長張俊林表示,珠寶玉石保稅服務(貿易)平臺作為由海關、政府、國企三方聯合打造的行業公共服務平臺,將提供“五位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性服務,并積極籌備作為下一步深圳珠寶鉆石交易中心的物理基礎,旨在提升產業鏈效率,做到“不出國境,水貝看貨”,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深圳珠寶產業的發展。
截至10月20日,平臺完成進口額1,529.28萬元,出口額927.38萬元,內銷金額(交易額)164.15萬元,簽約入駐企業48家。
━━ ━━
世界珠寶聯合會頒布《培育鉆石指引》:培育鉆石不適用分級
10月13日,在經過了長達兩年的調研和聽證工作后,CIBJO(世界珠寶聯合會,或譯作“世界珠寶聯盟”等)頒布了《實驗室培育鉆石指引》(Laboratory-Grown Diamond Guidance),并下發給了所有的會員單位。
該《指引》由培育鉆石行業和天然鉆石行業的代表共同研究完成,其首要目的,是為了保障消費者的對于鉆石行業的信心。
《指引》的一個關鍵原則是,消費者必須獲取完整的、清晰的信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買的是什么”,這樣才能做出理性的購買決定。這就需要在關于培育鉆石的描述上清楚地說明,它是用科技手段,經工業流程制造出來的產品,而不是像天然鉆石那樣屬于自然礦物。
培育鉆石和天然鉆石遵循各自不同的商業模式運作,在顏色、凈度、重量等方面“有聯系”(原文:relationship),但天然鉆石具有稀有性(rarity),培育鉆石沒有,因為培育鉆石的顏色凈度等指標是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控制的。
稀有性一直是天然鉆石定價中的關鍵因素,這也決定了天然鉆石的長期價值。
《指引》分成不同的板塊,清晰地指出了對培育鉆石描述中需要采用的原則,以及各公司在經營或展出此類產品中需要做的盡職調查等事項。
另外,《指引》強調,所有鑲嵌了培育鉆石的珠寶產品,都必須在銷售票據或押貨文件中清楚標明。不僅如此,文件中還需要說明培育鉆石的檢測技術等資料。
《指引》中還有一個很關鍵的部分,重點講述了各寶石鑒定實驗室在針對培育鉆石的檢測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鑒于培育鉆石和“稀有性”無關,所以對其出具的檢測證書也應當和天然鉆石檢測證書有區別。
因此,培育鉆石的檢測證書,應當為《培育鉆石產品說明》(Laboratory-Grown Diamond Product Specification),而不是《分級報告》(gradingreport)。
培育鉆石是工業產品,因此在《產品說明》中需要包括一些和《天然鉆石分級報告》不同的內容,比如生產廠家、生產批次編號、產地、生產技術(HPHT還是CVD)、后期處理技術信息等等。
除此之外,如果鑒定所采用4C描述培育鉆石的話,就必須在顏色和凈度這兩項指標前面加上“LG”字樣(即 Laboratory Grown,“實驗室培育”的意思)。在重量描述方面,《指引》要求培育鉆石產品說明必須同時標明“克拉重”和“克重”這兩種計量單位。
至此,相信討論是不會結束的,總結一下,CIBJO的意思就是:
天然鉆石=礦物,適用分級鑒定報告;
培育鉆石=工業品,適用產品說明書。
━━ ━━
比利時前九月成品鉆石出口額降幅過半
九月份比利時成品鉆出口額為5.24億美元,同比下降40%;出口量為314,262克拉,同比下降8%;均價$1,668/ct,同比下降35%左右。成品鉆進口額5.57億美元,同比下降35%。
按通常情況,在九月份香港珠寶展期間,大量展商會將鉆石發往香港參展,并且迅速形成交易。但是今年(9月)的情況特殊,比利時發往香港的總貨值為1.024億美元,同比下降76%,進口額7850萬美元,同比下降79%。
美國市場狀況較好,9月份比利時發往美國的貨品總值1.749億美元,同比上升4%。
相比之下,毛坯石的交易情況比較積極,其中De Beers和Alrosa在業績方面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利時毛坯石進口額8.376億美元,同比上升38%(這是自2018年11月以來的最高值)。毛坯石出口額10.8億美元,同比上升44%。
綜合今年的前九個月,比利時成品鉆出口總額39.4億美元,同比下降51%,毛坯石進口總額43.9億美元,同比下降26%。

━━ ━━
印度降低鉆石交易所稅率
印度鉆石業已提請政府在國家年度預算之前減稅并取消過于繁復的手續,認為在適當條件下出口量可能翻番。
印度寶石和珠寶出口促進委員會(GJEPC)要求對拋光寶石的進口關稅從目前的7.5%降至2.5%。該委員會還希望印度允許在特別指定區域(SNZ)內直接銷售毛坯鉆石,并闡明是否對數字毛坯招標適用新的電子商務稅。
這三項提議已經在GJEPC的議程上討論了一段時間,該理事會認為降低進口稅將加強印度作為世界成品鉆石中心的地位。GJEPC在其預算建議中估計,增強印度的競爭優勢“將有助于該國發展成為世界鉆石制造和貿易中心,并使寶石和珠寶的年出口總額從350億美元翻一番至700億美元?!?/span>
理事會指出,與此同時,允許礦業公司在指定的免稅貿易中心SNZ出售原石將避免他們在將貨物運回印度之前將其運送到迪拜或安特衛普。目前,礦業公司可以在SNZ觀看影片,但只要不達成交易就無需繳納所得稅。相反,賣方應按照比利時的稅率對收入繳納0.16%的稅。
該貿易組織還尋求官方澄清印度的2%平衡征稅是否旨在針對海外電子零售商,這些征稅適用于原礦買家從礦工在線購買商品。財政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曼(Nirmala Sitharaman)在8月份告訴GJEPC領導人,該稅不適用于原石銷售,但政府尚未發布正式通知。
GJEPC主席Colin Shah認為,鑒于新冠疫情期間需要進行在線交易,因此這種稅收構成了特殊的威脅。他說:“隨著平衡稅制的到來,印度將失去其全球競爭優勢?!?/span>
印度媒體稱,印度財政部本月初開始編制2021-22預算,預計將在2月提交支出計劃。
消息來源?僅整理自各信息平臺,不代表文中出現企業之官方立場
@DeBeers @AWDC @Alrosa @Rapaport @iDailyJewelry @Jewellerynet @TheDiamondLoupe
譯編整理 @GTC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