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實驗室見聞—— 藍田玉、粉色大理石等(原石)
日期:2017-07-27 10:01:32來源:國土資源部廣州質檢中心閱讀:530次作者:未知
隨著實驗室見聞欄目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我們收到了粉絲們各式各樣的檢測要求。
經過篩選,本期選中了做礦石生意的張先生的四件樣品進行欄目采訪,接受采訪的是國土資源部廣州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的檢測師唐工。
原石的檢測方法與成品檢測的方法略有不同,此次送檢的四件樣品都屬于原石,廣州質檢中心的客戶經理在收樣時,對張先生做了詳細的說明。張先生表示,如有需要,可進行破壞性實驗。
1.首先觀察樣品的物理特征:顏色、光澤、解理、斷口、結構、透明度等
在標準光源下觀察內、外部特征,初步判斷樣品的可能范圍,減少檢測時間提高檢測效率
樣品a:黃綠色,纖維狀結構,蠟狀光澤,半透明,可能為:蛇紋石
樣品b:棕色,粒狀塊狀結構,微透明,可能為:碳酸鹽、石英巖
樣品c:粉色,粒狀結構,半透明,可能為:碳酸鹽、石英類礦物
樣品d:黃綠色顆粒,油脂光澤,有白色共生礦物
2.在顯微鏡下觀察樣品
樣品a:斷口處呈晶質結構
樣品b:表面大量劃痕,指甲可劃動
樣品c:粒狀結構,未見染色、充填等現象
樣品d:黃綠色顆粒呈纖維狀結構
3.通過折射儀測試折射率
因原石表面較粗糙且無較大平面或弧面,僅樣品a可測得折射率約為1.55(點測)
4.相對密度測試
樣品a : 2.612
樣品b: 2.309
樣品c: 2.710
樣品d:伴有共生礦物,不做相對密度測試
5.紫外熒光測試
樣品a :無熒光
樣品b:無熒光
樣品c:無熒光
樣品d:無熒光
6.使用紅外光譜儀進行檢測
檢測師用紅外光譜儀對每一個樣品進行檢測,做出圖譜,調取標準圖譜進行比對、分析,最終得出結論。
樣品a
樣品a,主要礦物成分為蛇紋石化大理巖
樣品b
樣品b,主要礦物成分為石膏
樣品c
樣品c,主要礦物成分為碳酸鹽
樣品d
樣品d,主要礦物成分為蛇紋石
6.破壞性測試
樣品a、c遇酸產生氣泡
由以上的檢測步驟可以得出
最終結論
1. 樣品a:蛇紋石化大理巖(藍田玉)
2. 樣品b:石膏
3. 樣品c:碳酸鹽質玉(大理石)
4. 樣品d:蛇紋石
隨后由另一名鑒定師進行復檢核對。
“實驗室見聞”欄目自試行以來,十分感謝粉絲們的來稿。誠摯地歡迎廣大粉絲、學員參與互動留言,告訴小編你感興趣的珠寶玉石及貴金屬品種,也許下一期將會為你專門講解!
如有特別的樣品可拍下清晰的樣品圖,連同 #實驗室見聞# 發送至我們微信、微博或網站論壇,樣品一經選中,GTC insight將聯系鑒定達人為你免費鑒定,檢測過程整理成文后可刊登至我們的“實驗室見聞”欄目。